主持人(于文博):非常感谢徐教授,我相信大家感, 受很深,如果说后金融危机时代能让我们真正惊醒、反思真正的价值,我相信在座更多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有股东方听了徐教授的演讲主题一定会热烈鼓掌,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把目前保险行业最大的问题,也是压力最大的问题,就是业绩的经营到风险指标的经营和价值的经营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献给徐教授,谢谢。
刚刚我们听了领导从监管官、学者、专家的论述,最后本次论坛也特别邀请到一位企业界的嘉宾给我们分享和报告,他给我们带来的报告是中国太平的品牌建设之路,他是来自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经办副总经理张绪强张总,恭请张总。
张绪强
尊敬的罗忠敏会长、尊敬的张迎宾总编,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行业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受到邀请,我代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出席这次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我们受到邀请源于2009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进行一次品牌的整合,我将从我们自己的品牌实践方面就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创新这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目前我们所认识的,对于保险行业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对保险行业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具备营养充分厚积薄发的良好生态,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方面是保险行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另外从内部来讲,就是我们企业内部文化生态的问题,对于网络上关于保险行业、保险新闻的评论和跟帖子里面,我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关于我们集团和有关公司的新闻监控,也同时来学习这些行业的新闻,看在跟贴里面正面的不多,负面的比较多,这实际上让我们从事品牌管理同行感到非常痛心的。
我们一直试图改变,但一直没有得到改变的外部舆论环境,说明社会的舆论和大众的口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认同和理解我们这样的一个行业。社会环境不认同你我们的发展机遇就不太乐观,每天面临不理解、排斥,还要付出很高的沟通和解释的成本。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同样属于金融服务业,比如说银行,他们存在的问题可能并不比我们保险行业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少,但是舆论的环境和整体的社会环境使他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和去解释这些问题和消除这些问题的成本比我们低得多,从整体的倒向来说他们非常占有话语的主导权。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方面我想第一个原因,中国的保险业历史比较短,我们的文化积淀不深,中国如果从有货币开始大概有2000年的历史,有银行开始也有几百年的开始,保险业进入中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中国人办保险的历史大概一百四十几年,这中间又经历了解放之后三十年的保险断裂,所以我们真正恢复到现在为止也不过三十年的时间,这样一个短暂的历史,中间又经历了又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到解放,这样的文化振荡,在这样的振荡中中国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观念的断裂也全面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保险业,影响着整个社会和人们的心态,中国的传统伦理的缺失也会影响到任何一个行业,我觉得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于保险的认知程度比较低,的确会存在一些问题,我觉得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产品和服务还跟不上;第五是商业利益和我们的企业社会角色、企业公民这个角色的扮演会有不协调和错位,这些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归结起来这种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生态可能都不适合我们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去改变它。
如何改变这样一种生态环境我认为应该从我们企业内部的环境开始进行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建设,然后逐步的向外部的环境辐射,通过构建企业内部的这种企业文明、行业文明来形成我们独特的企业文化、行业文化,改善我们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品牌。
今天下午开始的时候罗会长有这样一个观点,这也是前不久罗会长发表的一个观点,他说保险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制约的表现是软实力不足,核心就是诚信的文化不足。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实际上还有一些矛盾和困扰都在制约着我们关于行业和行业主体的发展,比如说如何处理和看待规模和效益,比如说动听的口号与经营行为的不相吻合的问题,总部和机构利益博弈的问题,产品的研发和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保险的服务品质不高,服务的质量不好等等这些问题,我觉得概括起来两个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从行业建设来考虑,这是两个方面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一是浮躁,整体的浮躁,浮躁的原因就是因为可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新型的行业来说,因为要强调竞争、强调快速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底蕴就缺失,内在的价值、理想不是非常明确。二是这种浮躁将来可能使得我们对于宝贵的市场资源形成了一种掠夺性的开发,这不是良好的生态,这种过渡的开发潜在很大的风险,可能人们对于这种花样翻新的销售行为的厌倦。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首先需要全行业共同建设良好的环境,从内向外,从行业的内部向社会逐步的辐射,通过构建每一个行业主体的文明来改变行业的文化。
下面谈一下中国太平的实践,我从2001年至2007年是在太平人寿工作的,2007年之后是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工作。我愿意用两个例子,如果时间不够我只举一个例子谈谈我们自己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2001年的时候太平人寿是在中国复业了,大家都知道太平人寿是1929年,我不是讲我们的品牌借此做品牌的推广,我只是想用这样一个事例跟大家分享。
太平这个品牌是1929年在国内创立的,解放初在海外经营,之后在2001年又回到国内,是老店新开的企业,但是中间经历了46年的断裂,如何形成公司自身的文化在老店新开这样的名义之下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作为一个品牌的管理人员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些工作。
一是太平的品牌是太平做成了一个树的形状,所以我们根据这样的LOGO的寓意,它有一个严谨的寓意,我们根据这样一个树做了关于太平树,这个树跟我们企业的标识我们觉得结合得非常理想,也是很有特色的,因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希望有长期的发展理念。
二是虽然说是1929年开业我们又在国内复业,但是我们沉下心来整理,我们坐下来发觉和整理,我们的图书馆,通过搜寻各种物证,通过各种人员做了一些对于公司历史和资料发掘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我们的公司,对于我们所有内外层的员工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对内可以了解公司的历史积淀,对外可以给客户、给社会建立可信赖的本土化的亲近感。
三是从大量的史料中我们提炼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精神,因为在发掘和整理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比如说选择出在太平创业十年际,这是1939年公司记录,始于民族保险业发扬光大,对国家有所贡献的表述,在十月救国的情况下,这些仁人志士要开创保险行业,他们本身在内心中所肩负的社会伦理和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感。在老的宣传资料里唯有人寿保险,这些都代表了在这个品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本身就具备了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那种轨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性和企业精神,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我们生编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