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旅游品牌给伊春契机
“2009哈洽会”哈尔滨水人文景观长廊演绎特色
2009哈洽会
左伊春市长王爱文、中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右伊春市市委书记许兆君与中国营销学会会长丁一博士交流,共同参观
2009哈洽会上,伊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黄茂祝博士陪同中国营销学会会长丁一博士出席并参观2009哈尔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旅游品牌给伊春契机
“2009哈洽会”哈尔滨水人文景观长廊演绎特色
哈洽会自1990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记者从哈尔滨有关部门获悉,为庆祝哈洽会“二十岁生日”今年的“哈洽会”从展会布展到人文环境等方面亮点多多。
今年的“哈洽会”中心展台的主题定为“合作、互利、互赢”和“开放的哈尔滨欢迎您”。为了向中外嘉宾展示冰城良好的人文环境,哈尔滨启动了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沿江滨水风景线环境整治,利用松花江自然风貌,建设欧式特色鲜明、两岸景观呼应、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滨水人文景观长廊。
除此之外,哈尔滨还将打造“冰城夏都”品牌,将在哈洽会期间举办“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街”,向国内外游客推荐避暑旅游、欧陆风情旅游、金源文化旅游、边境旅游等10多条旅游线路;此外,参会客商还将感受到哈尔滨音乐之都、浪漫之都、活力之都、休闲之都的异国风情。
中国营销学会会长丁一博士应邀参加,在哈洽会上与有关领导座谈。
东北网6月16日讯 通过哈洽会这个平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名扬天下,畅销全国,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地区。绿色食品企业发展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从不愿来到抢着参加
在农业部门工作多年的省绿办副主任孙景峰回忆说,以前我省农产品质量没得说,但是很难卖,即使卖出去了,价格也非常低。后来,经过有关部门协商,我省的农产品开始拿到哈洽会上展销。头几届哈洽会,农产品企业都不认,绝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参加。为了完成招商任务,他们派人到企业游说,不仅免除相关费用,还帮助企业布展。经过几届之后,这些参展企业的订单纷纷而来,效益大增。这让其他农产品企业分外眼红,它们也争相要求参加哈洽会。
2001年,绿色食品第一次以展馆的形式走进哈洽会。自此,每届哈洽会都有绿色食品的身影。哈洽会帮助我省的绿色食品打开了销路,成为我省绿色食品销售的重要平台。
“从第17届哈洽会开始,绿色食品展位明显增多,从第18届开始,展位已供不应求。各地、各企业要求参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由过去‘要我参展’ 变成‘我要参展’。”孙景峰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到第19届哈洽会,绿色食品展位增加到了219个。而今年报名参展的企业达到了700多家,比去年增加 30%,经过协调最终落实了458个展位。
绿色食品“金贵”了
鸡西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晓东对于我省绿色食品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刚参加哈洽会的时候,鸡西市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原字号”,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养在深闺人未识。通过多年的参展,企业互相学习,鸡西的产品有了本质的提高,过去用托盘、塑料袋展示的产品找不到了,参展的大米均用精美的真空包装,许多产品装进了礼品盒,绿色食品由过去的不修边幅,到今天的精心装扮。
记者发现,近几届哈洽会展出的绿色食品包装更加精美,脱“俗”变“精”。在第二十届哈洽会上,以往拿不上台面的大酱也装进了精美的礼品盒,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土豆也包上了丝网,五谷杂粮也装进了氮气保鲜袋。
深加工产品明显增多。由黑龙江露易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金主食”系列产品备受客商关注。据该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以往把玉米直接卖给粮商,每公斤只赚几分钱,如今把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粉”,每公斤的利润可达四五角钱。
在鹤岗展区,万源粮油公司变废为宝,把以往扔掉的稻谷米皮充分利用起来,提炼出富含谷维素的“米糠油”,受到客商的青睐。
腰包鼓了身价高了
“近几年,我省农产品不仅外表发生了变化,还创出了品牌。”孙景峰说,通过哈洽会这个宣传、销售平台,至少培育了近百个绿色食品品牌,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扬名海内外,企业发展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哈市巴彦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当地农民李树军1998年创建的。当时这个公司就是做大米生意,销售业绩平平。李树军告诉记者,经过连续八年参加哈洽会,他们公司的“天鑫”牌绿色食品受到商家关注。在去年的哈洽会上,他们与西安的一家公司签订了6000吨销售合同,今年的销售形势也非常看好。
参加哈洽会的绿色食品企业收获颇丰,也推动了我省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王晓东表示,第十一届哈洽会上,鸡西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刚刚起步,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只有105万亩,产量67万吨,产值10亿元,绿色食品标志5个。而到2008年第十九届哈洽会上,鸡西市的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已经达到 415万亩,产量158万吨,产值28亿元,绿色食品标志49个,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倍、2.4倍、2.8倍和10倍;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绿色食品收入所占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5%上升到2008年的50%。
全省的绿色食品通过哈洽会这个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孙景峰介绍,到2008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了5170万亩,比上年增长 10.5%;实现总产值650亿元,增长11.8%,在金融危机下逆势增长。预计到今年6月底,全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6.7%;上缴税金6.1亿元,同比增长5.2%。
记者了解到,本次哈洽会绿色食品展区更名为现代农业展区。参展的农产品有14大类、1400多种,涉及水稻大米类、大豆及大豆制品类、杂粮类、油类、畜禽肉类、乳品类、蛋类、罐头类、饮品及酒类、山特产品类、水产品类等。这些产品中90%都是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者是有机食品。
为发展定位 促经济腾飞
来源:伊春在线 发布者:都市E人
伊春7月31日讯(见习记者吕谡记者崔蕊)“这里地域宽广,资源充足,物产丰富,是中国最具投资创业潜力的城市。”丁一说。24日,记者采访了前来我市参加中国黑龙江(伊春)生态旅游论坛的中国营销学会会长丁一。
此次伊春之行,丁一对伊春城市未来发展做出四项定位:世界著名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中国候鸟生活名城;中国最佳天然有机食品城;中国最佳投资创业名城。丁一说,现在伊春知名度比较高,城市战略发展总体定位迫在眉睫。通过战略定位,从整体上塑造城市的形象和品牌,提升伊春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满意度,把伊春打造成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
丁一说,从宏观上来看,跳出旅游来看伊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把伊春打造成一个中国候鸟生活名城,引进全国喜欢过候鸟生活的人,这个群体买得起房,坐得起飞机,有钱又有时间,到伊春来过候鸟生活,到伊春来消费。一个优秀旅游城市,规划是基础,策划是龙头,不能只抓生态,只搞景点旅游,伊春从本质上要考虑怎样能留住游客,不是三天或几天的旅游,只凭景点来吸引游客那么几天,这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伊春建设生态旅游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生态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创业者和定居者,推进伊春社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
丁一说,要想留住游客,就要尽量让顾客达到满意。吃、住、行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是游客体验一个城市旅游产品好坏的细节,伊春的绿色天然食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且食品产业周期短,见效快,从这个角度讲,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步伐要加快。其次,道路要通畅,交通工具要方便快捷,居住的环境既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安全、舒适。在对外宣传方面,要搞好城市营销,提高自身质量,改变思想理念。通过开展营销,和南方发达城市加强联系,建立友好城市,让友好城市大规模组织游客到伊春来,这批人来了,看到伊春的美,伊春的投资潜力,伊春的发展潜力,就会产生很多投资者、创业者和定居者。要让所有来的人,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惊喜,可以重复、持续购买旅游服务产品。另外,通过引进营销人才,帮助伊春从城市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开发进行策划,把伊春推销出去,实现财富和智慧的双赢。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与伊春市政府各级领导出席伊春市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调研咨询会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在伊春市太阳能科技企业考察调研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在伊春市光明集团考察调研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在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考察调研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在伊春市酿酒食品企业考察调研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在伊春市恐龙博物馆考察调研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在我国第一家林权改革试点城市——伊春市乌马河区林权经营所考察调研
丁一会长率专家团成员进驻伊春市林都宾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