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学会 学会简介 | 专家团 | 理事会 | 丁一会长 | 分支机构 | 主办会议 | 获奖名单 | 学会动态 | 新书推荐
  中国营销学院 学院简介 | 主要成员 | 研究院简介 | 专题讲座 | 硕士学位 | 职业培训
  行业营销信息 城市营销 | 传媒营销 | 照明营销 | 汽车营销 | 旅游营销 | 家电营销 | 服饰营销 | 食品营销 | 房产营销 | 金融营销 |   更多>>
  中国县域经济 协会简介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广东 | 福建 | 浙江 | 江苏 | 山东 | 辽宁 | 河北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四川 | 江西 |   更多>>
    首页 |  火云间网络 | 动能智库 | 网络资讯 | 招商项目 | 联络我们
旅游营销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营销
顾云昌副会长等贵宾出席论坛发表演讲
第九届中国营销创新大会南宁论坛互动对话交流咨询活动
周巍总经理、丁一会长、谭新政、王志纲副会长等人应邀出席中国第二届策划峰会
甄朝党、李若林、李建疆、史万丰会长等领导出席红塔论坛
不挑刘翔姚明 上海形象片《这里是上海》只选普通人
 
2012-12-28    新闻晨报


 

    跳骑马舞的阿姨妈妈、乘校车去幼儿园的孩子们、早上送报纸的邮政投递员……一个个普通的上海市民串起了绚烂的画面。

    明年1月1日起,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将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联合推出形象片——《这里是上海》。目前,形象片的首批四组人物已完成制作。

    画面或许不算美轮美奂

    按照此前的规划,《这里是上海》将让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亮相荧屏,让真实的个体和故事来呈现上海不同的侧面。《这里是上海》系列总策划、SMG电视新闻中心视觉总监高扬说,长时间以来,新闻综合频道都没有一部自己的形象片,“虽然最初是当任务来做的,但我并不想做成以前那种充斥着高楼大厦的广告片式的形象片。我们觉得普通市民、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组成的上海形象,更为亲切。”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这里是上海》的每个画面都有上海市民,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随机抓拍到的,“比如我们去公园拍摄,正好拍到在跳骑马舞的阿姨妈妈,类似这样的人物反而比预设的效果要好。”

    这些画面可能并不算美轮美奂,但烙有强烈的上海特质,“比如人民广场相亲角中那些蹲守的父母,大师赛满座的观众等等。这些画面或许并不恢弘,但这是真实的上海。”

    高扬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是上海》中的一些画面也将作出调整,将上海最近的变化增加进去。

    首批人物都是普通人

    目前,《这里是上海》中的四条各1分钟长的人物片已完成制作。据透露,这四条人物片并没有选取刘翔、姚明这些上海名人,而是选择了四位普通的市民:为了工作,20多年没有出过远门的海关大钟第四代护钟人魏云寺;为了一个小故障就得干通宵的地铁检修部检修工刘旭俊;将校园环境设计与开发学生潜能完美结合的小学美术老师林燕琴,以及在孤岛上度过人生一半时间的海洋环境监测员王仁良。“虽然他们的工作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但我们对他们的工作还相对陌生。”高扬说,这正是《这里是上海》选取这些人物的标准所在。“海关大楼的钟声很多人都听到过,但可能你并没有细究过;饮用水质量每个人都关心,但你不知道是谁在检测;地铁每天都要乘坐,但夜间维护的场面你没有见过;每天你都会把孩子送到学校,但你并不清楚老师们是如何辛勤地培育祖国的未来。我们不想把他们当劳模来拍,他们没有多么了不起,四个人中有三个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甚至连普通话都带有上海腔,但正是这样观众才会更觉得他们亲切,也将会被他们所打动。”高扬说。

    据了解,完成拍摄的四个普通市民,除了刘旭俊是由申通地铁推荐外,其他三人都是由编导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本人、经单位同意后拍摄的。“今年10月我们开始联系,一开始找了十几个,最后经挑选我们拍摄了这四个普通人。每人的拍摄周期都在3-4天,拍摄时间并不长,很多时间都是用在了寻找采访对象和沟通上。内部审片时一个镜头都没有改,这在我们这一行是很难遇到的。”高扬透露说。

    希望每季度播4条

    高扬表示,目前推出的人物片只有四条,“如果口碑良好,新闻综合频道希望能在明年推出12条,每季度四条,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候选人,正在等待逐一落实。”“候选人中有一位是空警。早高峰或节假日时,这位空警会驾着直升机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上空检查交通状况。有意思的是,虽然他对上海航线非常熟悉,但下了飞机他走路都会不知不觉地迷路。”高扬透露,老外也有可能加入到形象片的拍摄中,“上海是个国际性大都市,生活着不少老外。第一批人物就推老外不太合适,所以我们会在之后的人物片中推出。”“我们的宣传语是‘这里是上海’,我们没有太宏大的主题,只想让观众觉得生活在这里、生活在上海,真的挺好!”高扬最后说。

    海关大钟第四代护钟人魏云寺

    已经陪了大钟20多年

    从1928年1月1日至今,外滩海关大钟的“年龄”已经比很多上海人都大。 80多年来,除了2007年那次大修,海关大钟的钟摆和钟声始终应和着上海的城市脉搏。

    而从1991年至今,作为海关大钟的第四代护钟人,魏云寺已陪伴海关大钟将近22年。“我们的海关大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钟。”魏云寺说,它仅次于英国伦敦钟楼和俄罗斯莫斯科钟楼,“实际上,这三个大钟都是英国一个厂家制作的。”“护钟”,对普通人来说或许相对比较陌生,“每3天要给它上一次发条,同时校对时间。海关大钟也代表了上海的一种形象,走得精准很重要。”魏云寺说。

    最初给海关大钟上发条都是纯人工进行的,魏云寺说自己没见过,“听说是要两三个人一起去摇动那个手柄。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技术革新后,上发条才改成了使用电动机的半自动式。”“这重要的3根发条各司其职。”魏云寺说起海关大钟如数家珍,“一根负责‘走时’,一根负责整点‘打点’,还有一根负责每十五分钟的‘报刻’。”

    海关大钟的“报刻”其实就是敲音乐,从最早时的《威斯敏斯特》曲,到现在的《东方红》。“在一刻的时候,海关大钟敲一节音乐,半点的时候敲两节,三刻时敲三节,整点时就是完整的一首曲子。所以老上海人只要听乐曲的长短,就知道是几点钟了。”魏云寺说。

    “海关大钟原来的乐声能传得老远,可现在传不远了。现在高楼越来越多,音波被挡住了,马路上噪声也很大。”魏云寺说。

    新的一年就在眼前,魏云寺说,海关大钟见证了上海的发展,“海关大钟将会再见证上海更好地发展,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祝福上海人民在新的一年里都平稳、安康!”

     地铁检修工刘旭俊

    夏天检修要“无偿献血”

    镜头对准的这位在地铁列车边走走停停的地铁检修工就是刘旭俊。 1992年从事轨道交通工作,转眼间20年过去,从最初的一号线车辆检修工,到三号线的生产主管,直至今日的上海地铁车辆公司维修一部党支部书记、副经理,刘旭俊的身份在不断转变,但他对地铁事业的这份挚爱始终未变,“地铁机械维保这份工作带给我亲情般的感觉”。

    事实上,数年前晨报记者曾采访过刘旭俊。当时是夏天的一个凌晨,当记者看到刘旭俊从一节车厢底下钻出来后,他满脸油污。

    “每次检修完毕,就像完成了一次无偿献血。”刘旭俊笑着说,由于检修道下埋设有敞开的排水系统,因此一到夏天蚊子就会出来作孽。

    “夏天有夏天的苦,冬天也有冬天的苦。因为车底和轮子之间空间不大,因此我们衣服只能穿得和夏天一样少。检修下来,胸口往往都会冻麻。”刘旭俊说。

    列车的常规检修和医生一样,都需要“望闻问切”。望,就是看。比如通过看地上漏下的残油来判断油的质量。闻,就是用耳朵听,听阀门是否漏气。问,就是开口问,向技术人员请教一些技术问题。切,就是用手摸,用游规尺来测量整个零件是否变形。

    “‘望闻问切’是我们晚上常规检查的主要工序。如果发现轮子已经严重变形,就必须立刻更换,否则可能出事故。”刘旭俊说。

    因为工作的原因,刘旭俊也养成了喜欢“走”的习惯。因此,你能时常看到他拿着手电穿梭于地沟间。

    刘旭俊常告诫年轻的检修工:车辆维护质量的好坏是从一个螺丝、一个紧固件开始的,“地铁质量容不得一丝懈怠”。

    海洋环境监测员王仁良

    面朝大海,直面孤独

    每天,面对的是大海,工作中无时无刻都与大海打交道,采集水样、采集泥沙、观看波浪……

    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只身一人住在海岛上,大海、小岛已伴随他33年半。他叫王仁良,一位普普通通的海洋环境监测员。

    1977年就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气象专业时,王仁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辈子就这样交给了海洋、交给了小岛。在读了两年半大专之后,1979年王仁良被分配到国家海洋局东分局。“刚开始对这份工作很好奇,但过了不久就感到孤独、寂寞、机械。”王仁良说,一个月中自己有12天左右的时间要呆在小岛上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其他的时间就是在陆上的金山站工作。起先一同工作的有十多人,随着仪器设备自动化,同事越来越少,现在一起工作的只有一两个人。”

    事实上,王仁良现在在岛上的工作越来越有规律,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钟开始正式工作,每天人工采集泥沙、波浪4至5次,每天3次分别采集5瓶海水。除此之外,他还要定时、定点观看设备仪器。

    而遇到台风、寒潮时,王仁良就需要每隔一小时甚至数十分钟就要去看一次海面。

    在岛上工作,王仁良打发时间的一个好办法是在海边钓鱼、钓虾,闲时他还喜欢种菜、养鸡。“这样既改善了岛上的生活,也改善了家中的生活。”王仁良说,自己的家在金山,妻子生活在农村,全家就靠自己的薪水生活,“现在儿子已经工作了,生活略有改善。”

    “30多年来,我无法顾及家中的孩子、妻子和老人,我感到很愧疚。”现在距离退休还有半年的时间,王仁良说,退休之后,等着他的是照顾老人和家庭,“我要用后半生来回报家庭”。

    小学美术老师林燕琴

    上海赋予我创造的可能

    1米65的个子,瘦瘦长长,声音清脆、充满激情……作为《这里是上海》首批推出的四组人物中的唯一女性,“80后”的林燕琴来自闵行区实验小学,也是位新上海人。

    “她充满青春活力,代表了‘80后’的奋斗精神。她又是一个处处以学生为本的激情型老师。她开设‘创艺魔方’环境课程,要求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校环境的布置,她在这份职业中体验到创造的幸福感,所以她被选为老师的代表。”闵行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康旻这么评价林燕琴。

    林燕琴今年28岁,未婚,福建人,毕业于华东师大艺术教育系,来上海已有10年。“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不需要教,只需要一个平台。”为搭建这个发挥孩子潜能的平台,两年前林燕琴开出了《创艺魔方》环境课程,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放在校园的涂鸦墙上。上课时则开放材料室,让孩子们将里面的旧玻璃瓶做花瓶,用珍珠亮片装饰布娃娃……

    “孩子们在我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为了创作,有的孩子一大早就会赶到学校来。”林燕琴说,因为习惯了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有些学生还“没大没小”地喊自己“林老”,而自己则回称他们为“老李”、“老张”……

    “上海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城市,它不断冲击我,赋予我创造的可能,让我能够不甘于平凡。我所在的闵行区实验小学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工作室。在上海,我觉得很幸福。”林燕琴说。

    对即将播出的《这里是上海》,林燕琴说,自己会等在电视机前看它播放,“能成为上海年轻工作者中的代表,我很激动,很自豪,未来我将继续自己的职业梦想。”

 

 

科技营销
餐饮营销
酒店营销
体育营销
证券营销
保险营销
县域经济
医药营销
文化营销
城市营销
金融营销
房产营销
食品营销
服饰营销
家电营销
旅游营销
汽车营销
照明营销
传媒营销
 
首页  |  学会动态  |  行业信息  |  新书推荐  |  联络我们
中国营销学会、中国旅游热线联盟、中国县域经济协会
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250号卓能广场15楼e室 电话:00852-31757377 传真:00852-31757536 e-mail:info@szflame.com
网站运营:中国营销学会网络营销中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四路新阳大厦写字楼2-127室 电话:0755-25874402 传真:0755-827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