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信曾发文表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属于刚刚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国双特推出“数智化转型”系列专题,基于对垂直行业的深度洞察,分行业进行解读,本篇聚焦民航行业。
自数字化转型概念提出以来,各行各业都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正确打开方式,民航行业尤为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冲击情形下,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效增收成为民航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
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民航企业应该如何拥抱数字化,从而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对此,国双航旅事业部总经理张桐从民航行业特点、数字化转型现状、数字化转型具体实现方式、数字化转型的衡量标准、如何选择数据技术服务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双航旅事业部总经理 张桐
起步快
民航数字化转型具备先天优势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无疑是行业共识,但对于具体落实数字化转型决策,企业还存在种种顾虑,面临种种难题。正如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进行的总结:一是转型能力不够,“不会转”,二是转型成本偏高,“不能转”,三是转型阵痛期比较长,“不敢转”。
张桐表示,相较其他行业,民航行业基建相对成熟,在数字化转型上具备先天优势,具体来看,这种先天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为了响应国资委“提直降代”号召,民航企业开始大力推广直销渠道,从2B业务向2C业务转型,越来越关注真实的旅客,且成效初显;
• 民航是一个半市场经济、半计划经济的行业,对于运筹、调配需求比较强。而且国家对整个交通运输的管控相对比较强。整体来看,它有很好的调配底蕴;
• 相比于传统的快消或者汽车行业,中国民航企业的IT信息化建设程度更高;
• 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提出较早,在行业内已达成共识。目前部分头部航司已经开始逐步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图片来源于pixabay
张桐还提到,受益于较为完善基础设施优势,民航的数字化转型站在了相对较高的起点上,民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能起步会快,这也是国双选择深耕民航的重要原因。
“存、取、通、用”
以中台数据驱动业务为落脚点
张桐认为,“民航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应该是通过数据的整合打通,以及所有项目或者能力的迭代,构建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台’,向内可以指导所有资源调配,向外可以指导所有营销服务以及品牌建设”。
具体来说,作为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之一,民航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新增数据,比如飞行纪录、消费记录等等,这些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如何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进而指导民航商业运营是最为值得关注的重点课题。张桐表示,对于真正利用这些数据,切实驱动业务增长,民航企业还存在诸多痛点。这是因为民航底层的业务结构虽然比较成熟,但表层的各个场景仍存在数据孤岛,彼此之间关联度差,打通率较低。因此,张桐认为,民航企业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做到“存、取、通、用”四步。即先要将有效数据进行提炼并存储,方便后续提取,然后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打通,最后应用到业务场景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图片来源于pixabay
航空公司是基于数据经营,它的数字化转型应该是以中台数据驱动业务为落脚点。张桐认为,航空业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物的位移,从这个层面上看,航空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会面临三大核心场景:首先是围绕旅客相关的营销服务;其次是围绕飞机的机务和运控相关的服务;最后是整个行业上下游资源的串联和协同,涉及到旅客、飞机、机场的调拨、中转和所有资源的调配。也就是说,如果把整个民航业务剖开三层的话,无论是数据收集还是营销服务,其实是所有民航的表层;它的底层核心是所有的业务场景,比如飞机的机务、整个航站楼的枢纽调配、运行保障等。而数字化转型是把中间层的数据能力或者AI能力整合起来,对外支持业务决策,对内把核心场景串联起来。
效果导向
提效增收是民航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诉求
一般来说,品牌发展都会经历渠道阶段、品牌阶段、品质阶段。现在很多快消品或者汽车类的行业已经到2.0时代,即拼品牌影响力。但在张桐看来,航空领域的消费者特别是旅客出行,其实远没有到品牌阶段,还是1.0偏渠道阶段。
张桐表示,基于此,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民航的数字化转型,知名度和高曝光并不是它的核心诉求,以效果为导向的服务或增值才是民航企业最看重的。但民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开始步子不宜迈得太大,要找准典型场景。张桐建议,对于民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更多是在中间层或者底层去驱动收益提升以及内部管理优化为首要出发点。
而国双通过多年积累的数据技术能力,以及对垂直行业多年深耕积累的大量经验,已经能够基于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解决航空公司收益问题。比如为某国内航司打造的航司收益辅助系统,通过对第一、二、三方数据的收集、整合、打通,多维度综合分析当前以及未来机票分销情况,结合航司已有的收益系统,为其提供更科学、精准的价格投放策略,辅助航司的定价决策和调价决策,并提供复盘回顾,持续优化算法模型。
除此之外,国双还在辅营方面帮助民航企业增收,通过对旅客行为的预测,在售票的基础上再推送酒店服务或者专车接送,甚至能与景点的门票、当地的美食结合,最大程度上帮助民航企业增收,助力其成为旅客出行的综合服务供应商,而不仅仅是售票服务。
决策系统化+智能化
衡量民航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准
民航业的业务体系相对复杂,数字化转型涉及到销售、运控、运营、飞行、机务、服务等方方面面的业务内容。对于当前民航数字化转型之路所面临的难点,张桐用“多、长、慢、疫”来形容:多,民航涉及的业务比较多;长,民航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它的决策周期比较长;慢,接受事物的速度会慢,行动会慢;疫,由于今年的疫情,民航业惨淡,但是未来从国内民航的恢复情况和下一步的增长来看,他还是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既然民航业的数字化转型牵涉甚广,那么如何确认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呢?对此,张桐表示,以前的民航行业比较依赖于经验,转型后民航领域所有决策将更加系统化、智能化,即大部分的决策不再是靠经验或者领导拍脑袋决定,这是国内民航领域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
具体来看,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在内部运营层面,所有生产线作业或者整个内部运营是通过系统管理的;另一方面是在收益上有一套方法论或者比较好的核心算法,比如航班的通程、航线规划、航班组合、调仓、每张票的定价调价,甚至还可以扩散到营销层面,指导航司选择适合的营销渠道和营销预算以达到最大ROI。张桐表示,“针对这两个方面的系统化和智能化,正是国双目前深耕的重点方向。”
三大要素+实时服务能力
民航企业更需要数据技术服务商发挥引领作用
虽然民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但缺乏系统集成能力以及自动化能力,在数据应用甚至驱动业务层面较弱,因此要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和外部数据技术服务商进实现共建。
对于外部数据技术服务商的挑选,民航企业也会有自己的考量依据,张桐将此总结为三要素。第一,要懂民航业务,并具备行业专家团;第二,一切唯效果论,要真实帮航空公司去做销量的转化;第三,既要有标准的产品和能力,即直接实现业务需求的匹配对接,又要具备可定制化的能力,即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可延展、可定制。
此外,张桐还提到,实时服务在民航领域做得并不好。当民航数字化转型成功以后,能够以非常快的实时服务,去匹配客户的需求、跟上他们的节奏,甚至能够引领节奏,这样的供应商会是民航真正需要的。
国双作为中国领先的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不仅拥有各个行业的专家团队,更能够通过标准产品+定制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提升效果。基于民航的业务场景,国双可以帮助航司更高效地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整合数据,解决数据来源多、管理难、复用难、价值低等核心痛点,促进数据和业务的融合,赋能数字营销业务和收益业务的开展及落地,发挥数据价值,助力航司数字化转型。
在实时服务方面,国双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比如国双帮助某国内头部航司做全渠道的数据监测,不仅能够帮助客户实时监测数据,还能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洞察报表后面更深层次意义,从而形成与仅按照客户需求提供报表的友商区隔化的关键点。
就拿“查订比低”这一数据结果来说,表面上看无非两种因素:一种是媒体选择有问题;第二种是客户的APP/网站用户体验不佳导致用户流失。而国双可以实时将信息反馈给客户,帮助某大型航空公司客户发现APP在使用过程中,在用户付款的临门一脚,如果点击不是会员登录之后就需要把之前的步骤再操作一遍,从而造成用户流失。基于这样的实时服务能力,国双可以更好地帮助客户优化用户体验,减少损失。
随着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民航业的数字化转型蓝图必将更加宏大。作为数据技术服务商,其机遇和价值在于帮助客户把业务场景的信息抽取出来,形成数据或者形成有用的信息,构建业务与数据中台,用双中台的方式驱动所有的表层应用。而基于“成为企业和政府组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领先者“这一战略目标,国双也将持续赋能民航企业实现数智化驱动增长。
|